2015.07.18 工商時報 A12 全版報導
兩趁早、存三寶 當個快樂老人
潤福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子敬
面臨高齡化、少子化的現象,台灣人口結構即將呈現倒三角形,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據統計,目前台灣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數12%,10年後將超過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族安養照護成為不可忽視的公共議題。
且台灣勞動人口將以每年18萬人的速度逐年遞減,勞動力減少,連帶影響政府稅收,社福資源更難以長久支撐。由此可知,高齡不是市場,而是沉重的負擔,且在相關健康產業配套未全面落實下,人口平均壽命的變長,代表承受病痛的時間也相對變長。
根據統計,平均每人的老後醫療支出至少需271萬元以上,許多民眾的退休金無法負荷,導致老後破產的困境。此外,照護人力嚴重不足、家庭架構日益老化,老人照顧老人將成為常態。未來平均1對夫妻需扶養4個以上年長者,子女負擔龐大,都是高齡社會需面臨的難題。
潤泰集團本於潤澤社會、泰安民生的企業宗旨,期盼藉由本次高峰會的舉辦,喚起個人、社會以及國家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
潤泰集團提前注意到台灣人口高齡化問題,早於1991年成立潤福生活事業,推動「銀色工程」,打造專屬於中高齡長者「安全、安心、舒適、愉快、有尊嚴」的居住環境。1996年於風光明媚且生活機能優越的淡水推出潤福生活新象中高齡專用住宅,提供餐飲、健康、安全、生活及休閒的全方位優質服務,並通過ISO 9001品質認證。
而選擇良好的銀髮住居,可觀察四項基本條件,分別為1.從業人員應具備銀髮服務專業技能,2.能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3.以「老吾老」心、「老萊子」情給予服務,4.滿足安全、生活、餐飲、健康、休閒及親情等需求。
除了外在的居住環境外,自身也應了解「兩趁早、存三寶」的觀念,要趁早防老,從年輕開始便做好老年生活打算;趁早行動,注意飲食、生活保健及健康,不要讓人生最後階段飽受病痛之苦。存老本:應及早存下老本,因應老、病需求;存老身:長壽不等於健康,自己的身體自己顧;存老伴:缺乏適當社交活動會影響身心,培養人際關係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而擴大至社會層面,則可引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觀念,發揮互助精神,彼此照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完善社會老照體系,例如推行勞務銀行,有能力時提供照護服務,儲存服務時數,將來老了便可將時數提領利用。
而國家政策,應以「人人善照,老有所養,老有所用」為目標,制定實際可行的老人政策,並且提供合宜的法規及友善經營環境。